回到顶部

不被看见的体验赋予我眼睛|一席少年(首场)| 北京市鼎石学校

2025年3月30日 13:00 ~ 2025年3月30日 19:00

收起

活动票种
    付费活动,请选择票种
    展开活动详情

    活动内容收起

    一席少年(首场)| 鼎石


    时间:3月30日(周日)13:00-19:00 

    地点:北京市鼎石学校表演艺术中心(顺义区安富街11号)

    报名:活动免费(需填写报名表单信息,经筛选通过后,将会收到短信通知,凭报名身份证原件进入校园,不接受空降)

    年龄:10岁以上


    报名须知与注意事项(必看):

    1. 报名时请先选择“双人票”或者“单人票”,一席少年场旨在面向青少年和家长群体,由于座位有限,优先接受亲子报名(选择“双人票”,1位家长+1位学生),9-12年级学生可单独报名(选择“单人票”)。成人单独报名仅限教育从业者,请选择“单人票”并在填写表单“参与形式”时选择“其他”并说明工作单位和职务。


    2. 本次现场活动将会同步录制,经后期制作发布于网络平台。在此过程中,观众的影像有可能被记录并在节目中采用。报名参与者,默认知悉并同意以上使用,未成年报名者需由监护人陪同填写表格并在表单相应处勾选确认。


    3. 校内不提供对外停车场且学校周边车位有限,建议大家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。

    4. 校内不提供对外餐饮,可携带少量方便食品,休息时在剧场外食用。

    5. 现场提供饮水机,大家可自带水杯接水。

    6. 入校需实名报备,请务必实名制填写报名表。


    关于校内的安全和停车提示:

    1. 校内严禁吸烟。

    2. 请观众仅在表演艺术表演中心区域内活动,外部人员不能进入教学楼、宿舍、食堂和体育馆等室内空间。

    3. 停车指南:请观众将车辆停在鼎石南门门前两侧的辅路停车位,南门马路对面的江山赋停车场同样提供收费停车位。


    欢迎关注“一席少年”公众号和视频号

    咨询:客服微信 yixiyouth (一席少年)

    演讲顺序和结束时间以现场为准。



     本场讲者 



    01. 

    李治中(菠萝)

    科普作家 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

    科学终结恐慌

    微信图片_20250321210042.jpg


    菠萝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,大四的时候,因为母亲被诊断为乳腺癌,他决定转向癌症研究。在博士毕业后,他开始在世界顶尖药企研发癌症新药。


    在药厂工作的这段时间,菠萝发现互联网上癌症相关的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,开始尝试写癌症科普。作为患者家属的经历,让他笔下的科普始终有温度。


    2018年,他在一席的演讲《我们是兼职在辟谣,别人是全职在传播伪科学》上线,全网点击量已经超过2亿次。

    这次的分享,菠萝想聊聊科学思维如何改变癌症治疗史的真实案例。演讲将从这样一个故事开始:

    2007年,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斯坦曼被诊断为胰腺癌晚期(也被称为“癌王”)。他决定把自己当小白鼠,用自己研发的癌症疫苗对抗癌症。结果他竟奇迹般地又活了四年半,远超医生预期。

    这神奇的癌症疫苗,究竟是怎么回事?


    02.   

       梁永

    复旦大学教授,人文学者

    青年的状态就应该是纠结的。


    图片


    在各种不同场合,梁老师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——能不能给年轻人一些建议?他的回答中,那些传播最广的包括但不限于:


     “人类永远是有竞争性的,但是关键是竞争的质量。你在竞争什么?”“中国青年要避免一种状态,总觉得我还有另外一个更美好的生活,但永远站在窗前,从来不打开门走出去。” “真正的年轻时代,应该获得的是一种对世界的认识,一个试错的过程。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很积极的躺平精神。” “我们好像要把一辈子的成就都朝二三十岁这个年纪来要。我们觉得在这个年纪,就该做出点什么事迹。但是说实话,这个年龄段……我们就没有成事的本事。”


    这一次,我们想问的是:对12岁到18岁的青少年,您有哪些建议?



    03. 

    开开
    独立出版品牌SHU SHU创办人
    你们一定要记住并珍惜这个时刻,你们能做出如此具有创造性的作品,并不是因为画得有多好,技法有多高,而是在这一刻你们是如此地想要表达。

    图片


    开开是一位独立出版人。最初,朋友的孩子嘉佳想要跟她学画画,她带着嘉佳用绘画的方式创作了自己的故事,最终又把这个故事做成了一本艺术书。从这本书开始,开开尝试和更多的孩子一起做书。


    她让孩子们画自己最想画的东西,但是问到他们时,经常就是:不知道、没想法。开开就和他们聊天,帮助他们抓住自己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,感受到了什么。最终,他们画了自己生活中的温馨或困难,幻想中的超能力……大一点的孩子也会画自己关注到的校园暴力、性别偏见以及战争。


    虽然开开并不强调画画的技巧,但通过这种方式,孩子们越画越好,因为他们找到了画画的原动力。


    开开带着孩子们的书参加艺术书展,有读者看到这些作品后非常诧异: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在关注这些沉重的话题?成年人总是用“你太小,还不懂”来搪塞孩子,拒绝以平等的方式对话。但是世界并非只属于成年人,孩子们也是世界的参与者、旁观者。



    04.  
    苏德超
   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
    敢于表达立场,敢于为自己的立场寻找支持,敢于设法让这个支持不只是被自己接受,也被别人接受。要是做不到呢,那就欢迎批评。

    图片


    苏德超的哲学课在武汉大学很受欢迎,但在校外引发关注,始于2017年晚上一次偶然的课堂停电,他在黑暗中继续讲完了两个小时的课,学生无一退场。后来他走出校内课堂,在短视频平台做哲学知识普及,最受欢迎的一条视频获得了68万次点赞。


    有些人说,网上传播最广的内容都是学科中没有那么深刻的部分,苏德超说,是的,但那又怎么样呢?人文学科能够影响到人们的心灵,让那些焦虑的人、跟自己不自洽的人,包容自己的过去,也期待自己的未来,我觉得挺好的。

    这次我们邀请苏老师,准备让他讲一讲批判性思考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一打开社交媒体即被各种观点包围,要分辨哪些是可信的,哪些站不住脚,哪些是被情绪裹挟的……独立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。希望通过半个小时的演讲,能为普通人提供一些简单可操作的理性思考入门指南。


    05.  
    冯军鹤
    独立语文教师
    我们的语文教育几乎只看到规范,却很少看到规范之外审美的可能性。

    图片


    2023年,一席公众号以“我把学生们能想到的脏话都写在黑板上,真的很壮观。”为标题,发布了冯军鹤老师在一席的演讲。冯老师注意到七年级左右的学生言语中经常夹带脏话,于是设计了一期“青春期与脏话”的课堂,课堂的出发点是:坦然地面对脏话,才能思考脏话背后的东西。


    类似的课堂还有很多,他带着学生们一起阅读经典文本,讨论性别、异乡、四季、美食等主题,探索自由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。


    这篇演讲不出所料地引起了广泛讨论,也成为一席2023年度最受欢迎的演讲之一。我们在评论区看到了大家对自己所经历的刷题、套模版式语文教育的痛心疾首,也看到了对语文教育的期待。


    所以我们希望冯老师把他的课堂带到这次的演讲现场,为在场的少年和成年朋友们上一堂语文课。这次课程将围绕诗歌展开,因为高考写作的排斥,写诗几乎成为学校教育中最稀缺的部分。


    06.  

    杨小峰   

    昆虫观察者

    当我被生活中的烦恼所困扰的时候,我会想办法跟这些六条腿以上的朋友们独处几个小时,然后我就获得了一次满血复活的机会,它们能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乐趣,还有力量。


    图片


    杨小峰是法布尔的忠实粉丝,他在《追随昆虫》的扉页里写:“如果可以选择,我希望生活在19世纪末的普罗旺斯。当我是个小孩的时候,可以整天跟在一位老人的身后,借自己明亮的眼睛给他观察昆虫的生活,并且不知疲倦地为他在田野里搜集圣甲虫的粪球。”


    现实生活中的杨小峰是浙江理工大学建筑系的一名设计课老师,他在学校开了一门昆虫选修课,吸引了超多同学。他最大的爱好是观察昆虫,因为工作和带娃,大部分的观察都发生在学校的绿化带里、西湖边的小山上,偶尔也会远足去更野的自然参与科考和纪录片的拍摄。

    他观察昆虫的外貌和身体细节,脑补出从面孔到教堂;观察它们交配、产卵、捕食、打架,观察它们建屋筑巢——在他看来是昆虫所创造的建筑美学;识破它们的伪装和拟态:那些长得像枯枝败叶、像其他虫子、甚至像一坨鸟粪的昆虫;寻找它们留下的痕迹,推测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。

    哇,一个奇妙的微观世界!

    07. 
    丁阳
    腾讯新闻较真平台首席查证员
    一个消息只有呈现出自己的信源、来历之后才能确认是一个真实的消息,可是只有少部分人有这种分辨意识。

    图片


    “在法国巴黎拾到小学生秦朗丢失的作业本””某顶流明星在澳门豪赌输光十个亿“”买到的紫菜撕不断、嚼不碎、有腥臭味,是用废弃黑塑料袋制成“”狗主人悬赏1000万元寻狗,找到后狗主人却只给了5000元奖励”“柿子和螃蟹不能一起吃“……以上的“新闻”你看到过吗?它们的共同点就是,都是假新闻。


    造谣一张嘴 辟谣跑断腿。丁阳在腾讯新闻较真平台从事新闻查证工作已有十年,是专业干辟谣的,每天像侦探一样查证可疑信息,分析信息来源、传播链条,给它们打上“严重误导”“无中生有“”纯属谣言“”AI伪造“等标签。那么,都是谁在制造谣言,广泛传播的谣言一般有哪些套路,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,我们如何提高媒介素养?请丁阳来为大家揭晓。


    08. 

    成悦闻
    北京市鼎石学校十一年级学生
    被看见时我的自我意识强烈,但不被看见时我的主体意识被淡化,注意力反而得以被放在了周遭的一切之上。


    图片


    几年前,成悦闻了解到社会学这门学科,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。初中的假期,爱好川菜的成悦闻去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学习过一个月,虽然最后以切到手打破伤风针而草草收场,但和那些厨师学生交朋友让她收获很大;过去的一年半,她走进三十多间代表成都休闲文化的茶馆,浸淫于公共空间,进行一种社会性的观察并写下了11万字的随笔。


    去年暑假,成悦闻又通过58同城上传简历,寻找服务员工作,先后面试3个餐馆,成为成都一家餐厅的全职服务员。熟背菜单,住在员工宿舍,在包厢外的小隔间等待客人的呼叫,她跟着带她的22岁师傅一起每天穿梭于餐桌和后厨,她决定把自己完全投入到这种生活之中。


    作为客人、孩子,每次去餐馆,她都感觉自己是中心,是被关注的,但是成为服务员之后,她感觉自己隐形了,成了看不见的人,这种落差让她开始思考社会中每个人的生存现状,也想要去大学进一步学习社会学。


    640.jpg


    举报活动

    活动标签

    最近参与

    • 158****5823
      收藏

      (17天前)

    • 183****6296
      收藏

      (19天前)

    • MI
      收藏

      (19天前)

    • 吴丹
      报名

      (20天前)

    • xiang
      收藏

      (20天前)

    • 报名

      (20天前)

    报名须知

    1、本活动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【一席】提供,活动行仅提供票务技术支持,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参与。

    2、如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,双方应友好协商沟通,也可联络活动行进行协助。

    您还可能感兴趣

    您有任何问题,在这里提问!

    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,评价信息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,请规范用语。

    全部讨论

    还木有人评论,赶快抢个沙发!

    活动主办方更多

    微信扫一扫

    分享此活动到朋友圈

    活动日历   04月
    31 1 2 3 4 5 6
    7 8 9 10 11 12 13
    14 15 16 17 18 19 20
    21 22 23 24 25 26 27
    28 29 30 1 2 3 4

    免费发布